據市財政局金融科消息,今年我市試點政策性農業保險品包括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小麥、油菜、能繁母豬、奶牛。縣區也可結合本地實際,在上述試點品種范圍內自主確定本地試點品種。
為了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防火墻”“安全網”“穩定器”和“助推器”作用,我市根據國家農業保險條例及我省關于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要求,結合實際、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制定了今年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
試點品種選擇上,我市注重選擇種植面廣、對促進 “三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大宗農作物和飼養量大、對保障人民生活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的養殖品種。
與此同時,我市還鼓勵縣區根據農業產業政策,量力而行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特色以及本地財力狀況,自主選擇上述品種以外的其他種養品種開展特色農產品保險試點。
據了解,今年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即保險金額和費率,是按照“低保障、廣覆蓋”的原則確定。縣區自行提高保險金額而增加的補貼,由本級財政負擔。各縣區可從我省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兩家經辦機構(國元農業保險、人保財險安徽省分公司)中自主選擇經辦機構。
濉溪縣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為:種植業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40%,省財政對縣補貼30%、縣財政補貼10%、種植場(戶)承擔20%;能繁母豬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5%、縣財政補貼5%、養殖場(戶)承擔20%;奶牛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0%、縣財政補貼10%、養殖場 (戶)承擔20%。
市轄區級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為:種植業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40%,省財政補貼25%、市與區財政各補貼7.5%、種植場(戶)承擔20%;能繁母豬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5%、市與區財政各補貼2.5%、養殖場(戶)承擔20%;奶牛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0%、市與區財政各補貼5%、養殖場(戶)承擔20%。